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众服务>>农耕新闻>>正文
那一抹醇厚悠远的乡愁 探析农耕文化的当下表现
2022年09月09日  

    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远古先民击壤而歌,到大禹时代开始的“祭社稷”,再到历久成俗的“籍田礼”,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传统习俗绵延不绝,农耕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

    于简阳而言,农耕文化是那一抹醇厚悠远的乡愁,不仅造就了简阳羊肉汤、简阳晚白桃、石桥手工挂面、蜀星牌三星米花糖、金马草莓、简星蒋卤鹅、尽春意白酒等特产,满足了味蕾上的需求,而且衍生了绵延千年的灿烂夺目的文化,有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的简阳美景,有圣德寺白塔一站立一地文运昌盛,还有简州四状元”“刘氏三溪代言的勤学文化,更有凝聚城市力量的东灌文化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竖起的四川乡土文学标杆。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虽然农耕时代渐行渐远,农耕器物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但是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无疑是现代社会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探析农耕文化的当下表现,希冀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农历以及农耕文化意识。

应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每年春耕时,就会看到农民有的翻土,有的移栽玉米苗,有的修剪枝条……雄州大地春日暖阳,一幅幅春耕图铺展开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油菜成熟期,村民把握收获的火候开镰收割,放倒油菜铺陈出丰收的喜悦;在玉米收获季节,村民在玉米地里忙碌着,撕开厚厚的包裹,听见一声声清脆的断裂声,一包包黄亮亮的玉米被掰下收入背篓;在稻谷采收时节,眼里总会看到,人们或扛上满满一蛇皮口袋谷子,快步走在狭窄的田埂上,或提着蛇皮口袋站在田边的机耕道上接收刚从联合收割机打出的稻谷,一脸满足的笑容……922日举行的2020年简阳市第三届农民丰收节上,大家载歌载舞庆丰收。这些丰收的场景背后,是应时而为的结果。2020年,我市完成小春粮食播种面积达15.9万亩,小春粮食产量2.43万吨;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达121.47万亩,产量43.27万吨,稳住了农业基本盘,端稳了饭碗

    与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人们基本上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顺天应时是几千年来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丰收良方。同时,耕种方式也在应时俱进,与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名誉副主席陈水章在《阳安旧闻》中提到的耕牛套上枷,犁牛匠一手持牛鞭,一手扶犁不同,如今是用铁牛,水稻、玉米、红薯、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截至2019年底,全市各类农机具保有量达13.25万台(套),机耕作业面积129.7万亩,机播作业面积33.65万亩,机收作业面积58.45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达56.67%

    进入新时代,不只是农民,各行各业都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当前简阳面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东部新区成立等重大战略机遇,我市作出了正处于蓄势勃发的发展提速期、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城市发展的转型蝶变期、追赶跨越的重要窗口期的精准判断,围绕加快建设三新简阳、答好时代新三问,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夺取双胜利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建成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宜业宜居山水公园城市、东进区域智能制造高地,提升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集聚辐射力而努力。

取宜自强不息因地制宜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禾丰镇连山村的中国桃花源项目核心区,穿过中国桃花源拱门,沿着村道深入,看到道路两侧的桃树正静待着春天叫醒绿树红花,和之前不同的是路旁新植了不少行道树,只见几十名工人正围绕一处稻田景观挖坑、栽树、培土、定植,栽种桃树,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作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近年来,我市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原则,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水蜜桃产业,建成以禾丰镇中国桃花源为核心的万亩示范片,并点片结合,着力打造5万亩优质水蜜桃标准化示范带,引领带动桃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桃产量2.6万吨,产值1.4亿元,其面积、产量、产值占水果总量40%以上。

    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我市自强不息因地制宜,高举生态旗、打好特色牌,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聚焦优质水果、优质粮油、优质蔬菜、特色养殖、特色林产、花卉苗木六大特色产业成片集聚、规模发展,着力创响简阳晚白桃、简阳草莓、简阳核桃、优质蔬菜、简州大耳羊、优质生猪六大特色农业品牌;探索产业功能区+特色镇+特色林盘发展模式,沿成安渝高速、金简路等交通干道规划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组团,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和城乡空间形态重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2.0版本,交出一张亮丽的乡村振兴简阳答卷

    俗话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取宜正得到广泛运用。简阳城区距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港的天府国际机场12公里,未来,简阳将借助天府国际机场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跃升为成都面向国际的开放新门户,成为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世界级黄金口岸。作为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和成都东进的主战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简阳站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当前,我市结合区位优势,以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城市经济地理,遵循人城产发展逻辑,坚持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生态宜居理念,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建设,把产业功能区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居住、生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和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翻阅雄州人的各种壮举,最不能忽视的当数东灌工程。简阳人在20世纪70年代,从龙泉山肚子里凿出一条6000多米长的隧道,让滔滔岷江水经都江堰调配,穿过巍峨大山,流到简阳,灌溉了县内75万多亩干旱土地,并逐渐成为近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同时,由于配套工程完善,管理到位,还能协助解决成都平原上很大一部分洪涝隐患。更可喜的是,据有关方面透露,天府国际机场选址简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有此工程,水源丰富可靠,储水充足,能满足使用。在全球惊呼水资源短缺的时期,东灌工程展示的不仅是雄州人的智慧、勇气与顽强,更展现了高瞻远瞩的眼光。简阳籍著名作家、省作协党组原副书记傅恒在《雄州人的精气神》中写道。东灌工程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时代的记录。简阳人以披荆斩棘、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让都江堰的汩汩清泉滔滔不绝地润泽简阳的良田沃土。龙泉意志,简阳精神也!如今东灌文化仍然是大道至简、阳光致远城市精神的指引。

    农业的本质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天、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运动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是并列的,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东灌工程是与自然协调的结果,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例证。

    中国有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和谐共生共荣。和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简阳,从2003年起,简阳每年举办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以羊为媒,融餐饮、文化、旅游、羊业、对外交流开放为一体,活动丰富多彩,是一个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效益于一身的综合性活动;平泉街道荷桥村以家风为媒,将家风荷乡会客厅、超级农场、有机农夫、植物工厂、智慧农场等新乡村形态,与成渝家风文化双峰论坛、美丽乡村健康跑、荷桥集市等新乡村生活方式相结合,走出了家风荷乡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路径;禾丰镇丙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引入科技科普资源,结合乡村培训集团、电商集团等基地,成立和引导三农服务工作队重点开展产业知识培训、农业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积极探索科技助力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打造金色丙灵”……

    当下,我市正大力弘扬东灌文化、商道文化,充分挖掘农耕文化、群众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快推进简阳文化挖掘凝练课题研究,全面展示简阳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大力培树大道至简、阳光致远的城市精神。

 

关闭窗口